“健康早茶一加一”长者膳食活动回顾
这是珠三角地区社区可持续食物教育在农林社区开展的第二次活动。继上次和小朋友们开展了食物不浪费课堂后,PDT又来到了农林街道,和长者养生班擦出了火花~这是由农林街道社工站组织的有31位社区长者的兴趣小组,每周二自行组织开展养生学习,一起做毛巾操、耍太极、分享食谱、交流健康知识。这次PDT给养生班的长者们带来了什么新鲜知识呢?快来看看活动亮点吧!
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健康早茶一加一”,导师阿沈带着15位“姐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一起了解在我们的日常场景中,怎样的膳食选择是更加适合长者的。
健康早茶什么样
第一个饮食场景是广州街坊们都不陌生的喝早茶,餐桌上摆满了常见的早茶菜品。大家分成了四组,每组4-6人,大家看着图片选择自己想要的餐点,并有志愿者“小妹”为大家下单。
下单后,就到了评选环节,大家拿出自己的菜单,并解释为何这样选择。
第一组组说,“我们选择了一碟肠粉,一碟白灼菜心,一碟虾饺,一碗养生粥和一碟五谷包,这样营养又够饱,而且品类多样。”
第二组有来自湖南的伙伴,为了中和大家的口味,在6人6份的基础上,他们多加了一小碟辣椒。
第三组的伙伴一下点了10份餐点!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了解,原来是出于“十全十美”,里面肉类居多。对长者来说,这样的搭配是否合理呢?
这时,老师拿出了健康餐盘,与大家一起具体分析,大家的早茶的搭配是否合理,可以如何改善。
营养小贴士
1. 考虑到长者的新陈代谢减慢,大家需要减少总体的食物摄入量;
2. “吃够一个彩虹”,除了青菜外,也要多摄入各类蔬菜;
3. 烹饪少油少盐,优质做法很重要;
4. 吃饭比例很重要,蔬菜,蛋白质,优质主食=2:1:1;
5. 精致碳水要少吃,糖分高且增血糖。
谁是最佳“碳水”
聊了搭配,自然也要看看具体的食物如何选择——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碳水家族。我们摆出了十余种种碳水来源,包括芋头、玉米、山药、莲藕、紫薯、糙米、白米、山药、燕麦、糯米等。然后请大家评选出他们认为是“优质”的碳水。
经过一轮讨论,考虑到膳食纤维、口感、烹饪难度等因素,这次的“碳水杯”优胜者为:山药、糙米、紫薯。同时,大家也选出了需在日常中少吃一些的碳水,比如白米白面。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优质的碳水,烹饪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比如蒸、煮这两种方式,就能相对比较好得留存食物里的营养。
活动最后,老师更向大家介绍了吃水果相关的“机关”——比如水果适宜放在两餐中间吃,以及水果尽量选择低糖的水果。
营养小贴士
为何水果应在两餐中间吃?
吃完一顿饭通常血糖会上升,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血糖又会因为胰岛素的增加而下降,如果两餐时间相隔太远了,就会造成血糖可能过低,所以吃水果能够升高血糖使整天的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小范围的浮动区间,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血糖状态。但最好选择低糖的水果更加稳定。
比较低糖的水果有哪些?
苹果,山楂,柠檬,草莓,柚子,猕猴桃,蓝莓,树莓,杨梅,香瓜,乌梅,番石榴,白心火龙果。
在活动中,通过有趣的互动活动,长者们在课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收获,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导师介绍
阿沈(自然名白羊)全国自然教育基础导师、2021浪花计划学员。关注环境教育,多次进校园科普环境保育知识、野生动物保护,希望通过教育让公众明白爱护环境的意义。同时关注食物浪费等环境、社会问题。
文案 | PDT食物小站
排版 | 鱼子酱酱
合作街道
项目资助方
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PDT食物小站开展“珠三角地区社区可持续食物教育”项目,聚焦珠三角地区城市社区场景,充分结合当地的饮食文化开展食物教育,通过开发可复制的珠三角地区社区食物教育课程,提高食物教育在社区工作层面的可及性,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的饮食新风尚。
项目执行方